《精密测量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Theory and Technique of Precision Measurement
适用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
学时数:40 学分数:
执笔者:王智宏 编写日期:2012年10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二、 课程教学内容
了解测量的意义,掌握测量的基本要素、测量的一般步骤。
了解计量单位与量值传递:长度单位及其基准、量块、长度的量值传递。
了解测量器具与测量方法:测量器具的分类、测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测量方法分类。理解几何量测量中的两个重要原则即阿贝原则和圆周自封闭原则,掌握阿贝误差和余弦误差的计算。理解测量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掌握测量力和温度给测量结果带来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掌握计量器具及测量方法的选用原则。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及表达式、误差的分类误差的来源及减小其影响的措施、测量不确定度、测量数据的处理。
了解尺寸标注的含义,理解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有关定义和规定,了解国家标准中形位误差的定义、公差带特点及定义、表面粗糙度的评价参数及标注。
了解长度尺寸的常用测量仪器及方法,包括:轴类零件尺寸、孔类零件尺寸、大尺寸、微小尺寸、纳米尺寸的测量要求和测量方法。
理解和掌握杠杆齿轮式测微仪、立式光学计、球径仪、卧式测长仪、1米测长仪、激光干涉仪、万能工具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误差分析方法;了解光学灵敏杠杆、光滑极限量规、经纬仪的应用场合。
了解角度的基准,掌握角度和圆锥度角的测量中的常用测量方法,掌握正弦尺及其它平台组合法测量角度和圆锥度的测量原理及其误差分析方法;理解角度块和小角度测量方法的原理。
了解螺纹的测量参数及其定义,理解圆柱螺纹参数测量中中径误差、螺距误差及牙型半角误差的常用测量方法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包括:
力学量计量:了解力学量计量的基本概念以及质量、容量、密度、力值、重力、硬度、振动与冲击等量的定义及其常用计量方法,掌握常用力学量计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了解力学计量与几何量计量的关系。
热工计量:了解热工计量的基本概念以及温度、压力、真空、流量、热物性等量的定义及其常用计量方法,掌握常用温度计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其它计量如声学量、化学量、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物理参数等计量的特点和方法。
考试(2学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平时:课上报告(占30%)、课下测量实验(占50%);
考试:根据平时情况选作卷面对应分数的题目,分别为100、70、50、20。
1、选题:针对员工所在实验室研制仪器、根据实验室需要(与导师商量,导师允许并认为有必要),设计相应实验。可以是仪器指标的测量、也可以是应用仪器进行某一物理量的测量。
2、内容:按测量的四大要素:被测量及其特性、标准量、测量方法(包括实验仪器及设备、测量对象准备、测量条件、测量步骤)、测量精度适当安排。
3、按科技论文的格式形成实验报告:背景意义、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4、指导教师评价和签字:要求导师对实验内容和结果认可。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误差与数据处理、精密仪器。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2] 鲁绍曾. 现代计量学概论,中国计量出版社,1988.9
[3] 梁晋文、陈林才、何贡.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中国计量出版社,1998.2
[4] 廖念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1988.11